有很多店不論是從服務還是餐廳位置,產品味道上來說都讓人稱贊,但是最后卻都是以關閉告終。為何眾多創業者因經營不善而結業,然而卻冥思苦想也不知道到底錯在哪?對于創業者來說最重要的是什么?
大部分創業者不知道失敗的原因
很喜歡我家樓下的一家咖啡甜品店。我喜歡它,因為它是幾個年輕人合資的小店,天天能看到他們的笑容,也因為這家店的室內設計很有特色,一看就知道投資不高,但是放了很多植物和小擺設,顧客坐得挺舒服的。店內的飲料和蛋糕其實都只是一般的咖啡或茶,但是去這種店本來就不是因為要吃好點,純粹是因為簡單舒服,可以聊聊天。
昨天,發現門口掛了一個“內部裝修”的牌子。其實,我意識到這家店是做不下去,要結束了。
我馬上想到的是,這幾個年輕人一定是因為經營不善,逼不得已要結束它。我再想,他們一定會總結一下,他們經營不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。
是產品嗎?
他們的咖啡和甜品,比旁邊的星巴克賣的好吃點,便宜點。但是星巴克的顧客絡繹不絕,為什么呢?
是服務嗎?
他們的服務比星巴克的更親和更友善,也懂得跟客人聊天,總體服務比星巴克優勝。
是位置嗎?
他們就在上海一個不錯的地段,同一塊小區除了星巴克,對面就是人流很多的A餐廳,比他們位置稍差的就是B餐廳。人流是有保證的。
既然這家店產品、服務、位置都不錯,那么他們為什么會結束呢?我在想,假如這幾位年輕人要再開一家店,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,可能希望能提供更多樣化的飲食選擇、可能會找一個專業的咖啡師、可能會弄個更舒適的室內裝修,把沙發取代現在木制的座椅、可能會要調低價格、甚至就索性多給點租金,找個特別旺的區域經營。不過,我認為,假如這幾位年輕人的思維真的是這樣的話,能夠盈利的幾率還是不高。因為,他們不知道自己沒有考慮一個最重要的因素:消費者的需求。他們要什么?為什么他們一定要選擇你的店?
是“聯系力”!
今天的營銷跟過去最不一樣的一點,就是消費者的選擇太多,而且他們的權力比以前的大了很多很多。今天的營銷,品牌要好好去經營的,并不是“點”,而是“線”。就是說,你的產品、服務、位置等等再好都沒用。最重要的,是那根把消費者跟你的品牌連在一起的線,來決定品牌的成敗。品牌要經營好的,是他們跟消費者之間的“聯系力”(Connectivity)。
什么是“聯系力”?
昨天女朋友跟我說,還差一點點才能夠達到這個月淘寶店的銷售目標。我就以“專家”的身份,自動請纓的說:“讓我在朋友圈幫你賣”。然后我讓她把產品的圖片、描述都發給我,我就自己編輯了一下,發了出去。結果呢?一點反應都沒有。過了一會,她突然跟我說:“我達標了”。原來她另外也發了一條內容,很快就賣出去了。
為什么會這樣呢?因為她的朋友圈里面,很多本來就是她的顧客和粉絲。過去幾年,她一直都在經營她和她們之間的關系,也就是“聯系力”。我在這方面是遠遠比不上她的,所以她要賣她的產品,一定比我容易。相反,假如我要賣的是我的培訓班,或者是我自己的書,因為我過去一直經營我跟我的朋友、學生、工作伙伴之間在這方面的“聯系力”,所以我也一定比她賣得好。
我覺得,那幾個年輕人,一直都沒有去用心經營他們的咖啡店和顧客之間的關系,而只是側重于產品、服務、位置,這就已經是一個錯誤,埋下了必然會結業的種子。這也是很多創業者最大的問題,忘記了利用消費者的口碑,忘記了去洞察顧客的需求,去理解顧客在別的店得不到的滿足。其實,這些有關消費者的,才是最基礎的成功元素。
一個好案例
今天晚上,我們去了在上海最喜歡的某素食餐廳,老板孟總只要知道我們過來,一定會跟我們聊天,而且都很有禮貌的說要請教我們,還一定會送給我們一些小禮物。我們喜歡這餐廳,除了因為食物實在好,服務也能夠讓客人特別滿意之外,還有的就是老板懂得怎樣跟顧客建立、發展甚至是深化關系:其實這些就是我所說的“聯系力”。我們不但成為了這家餐廳的忠實粉絲,還是口碑傳播者,甚至是社會化營銷里面所謂的“品牌倡導者”(brandadvocates)。老板的用心經營,不只是產品和服務,還有的就是客戶關系。所以雖然這餐廳也是在創業,但是成功的幾率一定比我原先說的咖啡店為高。這家餐廳的競爭力就是在于看重跟顧客的“聯系力”,而不是其他創業者講的“系統化管理”、“軍隊式培訓”和“產品創新”等中看不中用的專有術語。在這家餐廳,你可以聞到一股濃濃的家庭味道。
總結:營銷的失敗,很多時候真的跟產品、服務、管理沒有很大的關系;更重要的,其實是有沒有跟消費者建立穩固的聯系。